蓝鲸新闻 8 月 27 日讯(记者 陆鹏鹏)给医院数十名医生行贿近 200 万,现金交易藏信封配资之家主要有配资炒股,药品销售额超过 1000 万元,公司三年光开推广费就花了 4 亿元 ……
一份法院判决书揭开了医药代表行贿黑幕的真相。
向 30 余名医生行贿 192 万元
医药代表被判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025 年 8 月 2 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法院的一起医药领域行贿案件判决书。
判决书显示,本案的关键人物为黄某云,1975 年 8 月 3 日出生,初中文化。
2018 年 12 月,黄某云受雷某根聘请,负责江西某某医药有限公司产品某某中药配方颗粒在高安市某甲医院的销售工作。
为提高某某中药配方颗粒在高安市某甲医院的销量,雷某根授意黄某云联络某甲医院各科室医生,向医生承诺按开药金额的 10%-15% 给予医生回扣。
自 2018 年 12 月至今,某某中药配方颗粒在高安市某甲医院销量达 1000 多万,黄某云向高安市某甲医院胡某明、雷某、梁某勇等 15 名医生支付回扣款 163.6288 万元。
2022 年 4 月,雷某根拿到某某中药配方颗粒在高安市妇幼保健院的销售代理,还是交由被告人黄某云负责销售工作,向医生承诺按开药金额的 8% 给予医生回扣,自 2022 年 7 月至今,被告人黄某云向高安市妇幼保健院朱某辉、熊某刚、况斌武 3 名医生支付回扣款 29 万元。
本案中,黄某云累计向两家医院 30 多名医生支付药品回扣 192 万余元,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5 万元。
医药代表自述回扣操作细节:
跑遍各诊室收集医生联系方式,用信封送现金,药品销售总额超 1000 万
判决书中,黄某云和雷某根详细交代了其如何通过支付回扣方式推动药品销售的全过程。
据黄某云供述,雷某根是其同学,药物名称为百神颗粒,在该药物的业务上双方为合作关系。
2018 年下半年,黄某云受雷某根请托,开始负责百神颗粒在高安市某甲医院的销售工作。双方约定前期投资由雷某根承担,黄某云则代表宜春某医药公司与医院签订销售合同,具体负责药房管理和医生联络工作。
黄某云在供述中表示,雷某根让其跟医生承诺给 10%的回扣,赚了钱两人平分。
2018 年 12 月药品正式入驻医院,黄某云先在医院正常工作时间到各诊室收集坐诊医生的联系方式,待医生下班后再单独约见,当面承诺按其开药量的 10% 支付回扣。
到 2022 年 4 月份的时候,雷某根又拿到了百神颗粒在高安妇幼保健院的销售代理。
仍由黄某云负责管理药房及联系各个科室的医生推广百神颗粒,但和上家医院不同的是,雷某根只让给 8%的回扣给妇幼保健院的医生。
从此以后,黄某云就同时负责某甲医院、妇幼保健院两家医院的业务,一直到现在。每到月底,黄某云会让药房的工作人员把每个医生当月开药金额统计出来,然后按比例拿回扣给医生。某甲医院医生回扣是 10%-15%,妇幼保健院医生回扣是 8%。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回扣均为现金支付,并且用信封装好交付给医生。两家医院涉及的医生超过 30 个,药品销售总额超 1000 万,黄某云个人获利约 25 万元,雷某根获利约 35 万元。
判决书中提到,公安机关依法搜查了被告人黄某云的住所及车辆,现场搜出黑色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牛皮纸小信封 33 个(信封上写有金额、姓氏等信息)、牛皮纸信封 2 个。
法院认为,被告人黄某云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多名单位工作人员以财物共计 192 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此外,虽然黄某云是以医药公司名义开展业务,但其行贿行为属于个人为获取高额提成而实施,不符合单位犯罪特征。考虑到其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且全额退缴违法所得,依法予以从宽处理。
中药配方颗粒为核心产品
公司业绩一定程度依赖政府补助
公开资料显示,百神颗粒是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产品。
官网显示,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2 年,是一家集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
是江西省中成药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江西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医药工业(中药)企业百强榜企业,江西省智能制造示范单位。
公司拥有多条智能化生产线,药品剂型 10 余个,拥有药品生产批文 630 个,涵盖 8 大系列,已有 558 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完成了国标、省标备案。
公司旗下百神中药配方颗粒为江西中药配方颗粒第一品牌,百神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该药企旗下还有小柴胡颗粒、强力枇杷露、蛇胆陈皮口服液、夏桑菊颗粒等多个产品。
百神药业的前身为百神集团,创始人为付志高,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为付诚。
早在 2012 年,百神药业就接受过上市辅导,只是后续没有了下文。后来,公司直到 2022 年 7 月才首次披露招股书,冲刺深交所主板。但 2023 年 9 月,百神药业主动申请撤回上市材料,2023 年 9 月 22 日深交所终止了其上市审核程序。
招股书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下称报告期内),百神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5.51 亿元、6.26 亿元和 5.6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 亿元、0.98 亿元和 0.95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业绩一定程度依赖政府补助。报告期各期,该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1901.8 万元、1825.5 万元和 3255.47 万元,占同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19.66%、13.74% 和 25.42%。
百神药业在招股书中提到,如果未来公司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的政府补助优惠政策,可能会对公司的总体利润规模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的 17 倍,3 年开会花了 4 亿元
此外,百神药业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特征。
2020 年至 2022 年,百神药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3.03 亿元、3.32 亿元、2.80 亿元,三年花了超 9 亿元在销售费用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5.02%、53.03% 和 49.7%,高于平均值。
销售费用中,主要是市场及学术推广费。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分别为 2.64 亿元、2.90 亿元、2.42 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比重为 86.99%、87.48%、86.45%。
更进一步看,学术推广会议费用 2020 年至 2022 年分别为 1.9 亿元、1.25 亿元、1.06 亿元,3 年累计 4.21 亿元。也就是说,百神药业光"开会" 3 年就花了超过 4 亿元。
对此,百神药业解释称,由于药品的用药需求很大程度上受医生与患者对该药品的认知程度影响,因此需要向医生、患者等人群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及时传递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让医生和患者认可药品的差异化优势、认识药品带给患者的利益。
而作为一家研发创新药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百神药业的研发费用远低于销售费用。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0.14 亿元、0.18 亿元和 0.21 亿元,占营收比例 2.55%、2.83% 和 3.73%,累计研发费用为 0.53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 17 倍,相比之下,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
曾被深交所问询是否存在贿赂情况
公司回复:制定有《反商业贿赂管理制度》,相关支出均具备合理性
在 IPO 终止之前,深交所曾向百神药业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学术推广费、销售费用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情形。
对此,百神药业回复称,公司就销售活动制定了《反商业贿赂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由公司总经理、销售中心、财务部等多个部门对公司销售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对销售人员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以杜绝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确保公司销售过程合法合规。
深交所还深交所提到,2020 年到 2022 年 3 年间,百神药业学术推广会场次分别为 1495 场、855 场、751 场(3 年总计 3101 场学术推广会),开会频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百神药业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区域推广会举办次数较多而科室会举办次数较少,主要原因一方面系公司产品用药领域较广,各细分产品均可适用于多个科室,开展会议规模更大的区域推广会有利于在提升推广效率的同时扩大推广覆盖面。
百神药业进一步解释称,为提升产品推广覆盖面及推广效率,公司通常采用相较于科室会更大规模的区域推广会以覆盖更多地区、医疗机构及科室。另一方面,较大规模的区域推广会覆盖人员较多,亦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及认可度,起到更好的推广效果。综上,公司较少举办科室会而更多地举办区域推广会具备合理性。
除了学术推广费、销售费是否合理等情况的问询外,深交所还提到了营收及客户、营业成本、应收账款、资金流水核查等诸多问题。对此百神药业用 300 多页进行了回复。
从时间节点来看,判决书中提到的行贿案件,恰好发生在 2018 年到 2024 年,与深交所问询涵所覆盖的时间高度重合。
只不过法院判决的案件中,虽然黄某云是以医药公司名义开展业务,但其行贿行为属于个人为获取高额提成而实施,不符合单位犯罪特征。因此,判决结果并未涉及百神药业。
但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医疗反腐浪潮席卷 IPO 市场,多家拟上市药企面临严峻考验。在医疗行业,销售与推广活动一直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地,这也使得监管机构在 IPO 审核中尤为关注企业销售费用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对于药企而言配资之家主要有配资炒股,若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往往意味着企业更多依赖市场资源推动销售,而非凭借产品优势或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在这一监管趋势下,像百神药业这样重营销轻研发的发展模式是否良性或许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宝利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